近來,讀納蘭的詞,一句“十年蹤跡十年心”像一道光射入我心,雖然他的詞是寫愛情的,但這句單用來就絲毫不受原詞的限制,回想起十年的教學生涯,在第三十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聆聽了習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的講話,點點滴滴、細細微微的事情像過電影一樣一一浮現在我的腦海。
蘇聯詩人曼德爾施塔姆說“二月,足夠用墨水來痛哭”,而十年似乎足夠用來懷念”。一年兩年太淺,五年太短,二十年太長,就算我能活一百年都已經過了五分之一。十年,十年剛剛好,足夠讓我梳理心情,用來懷念。
猶記得剛來一中時,帶著學生的天真與激情,暢想著美好的未來,我在課堂上酣暢淋漓地向學生講述薩特的”他人即是地獄”,講解”沈從文與張兆和”的愛情故事,講解大學生活的自由與開心,那時的我全然不顧課堂上教學時間的限制,肆意揮灑著自己痛快、舒暢的青春,每天覺得整個身體都是飽滿的、昂揚的、積極向上的,要去上課了,內心的興奮與喜悅是難以抑制的。激情四射的我也迎來了學生的認可與肯定,兩個胖胖的小妹妹整天圍著我讓我講薩特與波伏娃,一個小帥哥信任地把他的零花錢存在我那里,親切的喊我姐姐;在融洽、和諧的課堂上,我們也感受到一個深愛著祖父的小姑娘在談到祖父自殺時的沉痛與難過,也讓學生更多體會到了生命的價值與對生命的珍惜;在表演《孔雀東南分》時,看到甄誠動情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懇求焦母,我和所有的孩子們淚流滿面,我看到了學生們的投入和真情。我享受這種分享與感動,我很愛我的學生,我很喜歡我的課堂,我熱愛這種生活。
但那時的我,在教學技巧和藝術上還欠缺很多,仍記得有一次主任去聽課,講社科文閱讀,就一個選項,被一個學生問得我吭吭哧哧講了10分鐘也沒講清楚,我的臉一塊紅一塊紫,話也說不清楚,口吃了好半天,這堂課在我心中刻下了永久的印記,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教學技能的增長,這樣的事情也不再出現,但那堂課成為我十年路程當中的警醒石。
這教學中的第一階段就像一首《歡樂頌》,歡快、昂揚的主旋律讓人不禁歡呼雀躍,永存的美好。
2009高三那年,我懷孕了,9月10日我生命中摯愛的寶貝在教師節這天給我和老公送來了最珍貴的禮物。生完孩子后第一次回到課堂有些不知所措,我用精美的包裝紙包了一塊磚,給他們講聯想與想象,我設計的很好,也精心準備了,學生的反應也還不錯,但是下課后我的心里卻沒有以前上完課后的輕松與愉悅,反而沉甸甸的,總覺得少點什么,心里很不舒服。以后上課時,沒進教室心里就感到膽怯與恐懼,那兩年再也沒有了剛來一中時的那種激情與愉悅,只有沉甸甸的負擔與心理壓力,現在想想,那時自己的教學技巧并不差,但自己的恐懼心理給自己設計了牢籠,畫地為牢,再也沒有沖出去,直到作繭自縛,眼中流血,心內成灰,這時的我才明白,心里的煎熬是對一個人最殘酷的懲罰。
灰暗、壓抑、低沉的曲調讓我難以自拔,我不甘心于這樣的活著,我要沖破這牢籠,掙脫這繩索!無數次黑夜燈下的反思,無數次自我暗示的心理調整,我又迎來了我教學生命的重生,鳳凰涅磐,我沖破了心理的藩籬,走上課堂,自信滿滿的我顯得精神煥發,懂得調整的我更懂得學生心理的變化與波動,心意相通,2010-2012兩年我帶三個班,學生每天寫日記,我每天都要批改,很多同學的日記上留下了我整整一大頁的評語,雖然很累,但心與心的交流讓我樂此不疲,很多學生在現實中不好意思或不敢跟老師交流,但卻很樂意在日記中傾吐心聲,我們得以共同成長。因此,我更喜歡看到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我更喜歡和同學們共同體會高中的酸甜苦辣,一起忍受寂寞,一起刻苦努力,一起經歷痛苦與磨難,一起體味甘甜和快樂。
往事如風,將生平教學的甘苦滋味盡數吹入我心,如同蝴蝶的翅膀掠過干涸的心海,掀起一場心靈的回憶風暴。
到此為止,這首時而昂揚、時而低沉、時而歡快、時而沉靜、時而有力的交響曲已經在我的生命中唱響,今年必將又加入新的音符和生命力,但我永遠堅信,我熱愛,我享受!不管這首樂曲將怎樣變奏,它將永遠保持鮮活的生命力,成為我的摯愛!
你能看見我沁入血骨的熱愛嗎?你能體會我這十年甘辛不尋常的特殊心情嗎?我將秉承這種信念,把自己奉獻給我熱愛的教育事業,成為實現中國夢的筑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