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教育》:李校長,我們聊城一中在過去的一年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績,您能介紹一下嗎?
李校長:過去的一年,我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我市教育局“立德樹人”的要求,遵循“珍愛生命,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按照“培國家之棟梁,育社會之精英 ”的育人目標,篤行“修身、立德、求真、創新 ”的校訓, 傾力打造“德行校園 ”“ 智慧課堂 ”和“ 活力操場 ”,學校全面快速發展,各項工作均取得可喜的成績 。
2016年高考,我校文理一本上線949人,比上學年增加233人;上線率達68%,創歷史新高;文科前5名,我校有4人;理科前6名,我校有3人;我市文理科最高分均花落我校;尤為可喜的是,全國自主招生500強中學排名我校位列第17,提升了12個名次;我校被985、211院校錄取的畢業生有500余人。
在2016年全市統考中我校成績優異,各個年級我校高分人數都以絕對優勢位居全市第一,其中尖子生尤其突出,囊括了各年級各科類的第一名。高三年級文科前10名我校有7人,前50名我校有29人,前100名我校有50人;理科前10名我校有4人,其中前5名有3人,前50名我校有21人,前100名我校有45人,前1000名我校有313人。高二年級理科前10名我校有4人,前20名我校有17人(全市前20名共有24人),前50名我校有37人,前100名我校有68人;文科前10名我校有7人,前20名我校有15人,前50名我校有33人,前100名我校有57人。高一年級全市前10名我校有8人,前20名我校有16人,前50名我校有37人,前100名我校有75人。
在家長更為關注的一模考試中,我校高三年級繼續高歌猛進,理科前10名我校有5人,前50名我校有31人,前100名我校有53人,前1000名我校有349人。文科前10名我校有6人,前50名我校有26人,前100名我校有46人。
在各種有權威、含金量高的比賽選拔中,我校在全市取得絕對優勢。2016年各學科奧林匹克競賽成績我校再創新高,山東省賽區一等獎我校有12人(全市共15人);我校有2名同學被北京大學評為“2016年暑期課堂優秀營員”,另有2名同學分別獲得清華大學“人文社科營”“工程挑戰營”參營資格。
我校學子在國家級省級的重要賽事中大放光彩。孫光震同學獲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金獎(全國共30人,山東省共有兩所學校獲得金獎);山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我市共參加5個項目,我校有4個項目均獲得省一等獎;在北京大學舉行的2016國際新科技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我校取得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的優異成績,為全市唯一;在全國中學生財經素養大賽中,高三年級王祎潔同學和高二年級朱然一同學獲得全國特等獎;山東省機器人大賽我校有12名同學獲得省一等獎,在全市遙遙領先;在全國英語能力競賽中,我校有28名同學獲得全國一等獎;在第十五屆全國英語創新作文大賽中我校高三、一班潘天一同學獲得全國第十四名的優異成績。
在山東省文明單位復評中,我校獲得市直機關第二名的好成績;我校獲得“第33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學校”和“第22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金牌學校”等兩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2016年學校各項建設全面推進。一中集團六個校區達到了386個教學班、2萬多名學生和1600余名教職工。我校新校已全面開工建設,主體工程很快就能完成,市政府已決定確保2017年建成并實現招生;老校教學樓也進展快速,即將拔地而起;學校的各項辦學條件將大大改善提升。
2017年新校區的建成招生,必將讓我校進一步拓寬師資力量的引入渠道,形成既年富力強又充滿生機活力、既科學嚴謹又富有改革創新動力的優秀教師隊伍。屆時,新校區建成招生,教師隊伍的壯大,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的大量增加,必將進一步激發全體老師的工作熱情,推動整個教師隊伍向更高水平發展,專家型、學者型的師資團隊將為一中學子的成長提供強大的保障。新的一年,聊一學子將獲得更廣闊更美麗的學習環境,將受到更優秀的教師的培育,也必將獲得更全面更優異的學習成績!
《聊城教育》:李校長,聊到我們新校區建設的問題,這無異是全市初中畢業生家長最關心的事情了。那么我們新校從位置上講有哪些區位優勢呢?
李校長:一所學校的地理優勢能極大地影響其教育質量。繁忙的交通,林立的商鋪超市,密集的人流等等顯然不如靜謐、優美、遠離城市中心的風景區更適合學子們學習。聊一新校位于聊城市主城區西南側,屬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核心地塊,緊鄰徒駭河,文化氛圍濃郁,環境條件清雅,交通條件和建設條件非常優越。學校周邊有梧桐山生態公園、鳳凰苑植物園、鳳凰湖生態公園、江堤樂園等綠化景觀,還有徒駭河、東昌湖、京杭運河共同形成的完整的水系景觀,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宜人。學生們走進書院式一中,能遠離塵囂,靜心求學。學校周邊種類繁多的公園和校內的綠島無異能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空氣,更充足的活動健身空間,孩子們的身心會更加健康。
《聊城教育》:新校的整體規劃秉承什么理念?
李校長:“陽光書院 島影花香”是新校的整體規劃理念。“陽光書院”,即是打造靜謐便捷、陽光明媚的三大教學組團,南部設置無遮擋區,增大建筑間距,采用中國傳統的合院式布局模式,最大限度地引進陽光,使廣大師生在陽光沐浴的綠色庭院中安靜的讀書學習。
“島影花香”即是塑造具有一中乃至聊城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人文校園。校園文化融進了城市文化,校園的核心島形成三岔河口微縮淺水景觀,將聊城市的市樹市花作為主要植被,湖體水面遍植荷花,岸邊種植國槐,荷花、槐花香氣宜人,高大的槐樹綠影婆娑,與環島設置的文化設施共同展現聊城悠久的歷史文化;學校中心位置還將設置朝陽廣場、驕子殿堂,建成整個校園的精神核心。新校將使聊城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蘊深深印在每個學子的心中,隨著學子的遠航傳播至世界各地。
聊城一中新校秉承聊城的千年文脈,水體景觀、綠化景觀和校園建筑有機融合,處處展現生態、科技、人文等現代校園理念,成為現代化、示范性的教學基地,構建出一幅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高品質校園空間的創新型生態人文校園美景,為爭取成為國家級名校奠定良好的基礎。
學子們在優雅的修身東苑的臥龍崗下學習孔明,格物求是,聚集智慧,修煉有朝出山平天下的本領;在美麗的修身西苑的鵬習臺前思考人生,習技蓄能,立下宏志,確立一日振翅翔九霄的抱負。
《聊城教育》:新校的規劃布局和功能區分是什么樣的?
李校長:新校教學規模宏大,在校學生多,所以三個年級組組成相對獨立的三大教學實驗組團,成正三角形分布,這樣能有效解決校園脈沖式人流集散問題。中心區域設置圖書館、藝術樓、電教樓、讀書堂、公園等公共功能空間,形成校園共享功能核心島,與三大教學組團共同組成主體教學功能區,形成5分鐘最佳距離步行交通圈,方便師生到達,同時能分散人流,解決上放學、上下課瞬間人流集散問題,降低校園安全隱患。
每個年級都有自己相對獨立的餐廳和宿舍樓。高一學生餐廳和公寓位于校園西北角,緊鄰城市綠化帶。高二學生餐廳和公寓位于校園東南角,陽光充沛,環境優美。高三學生餐廳和公寓位于校園核心景觀區域,面向優美的景觀水系。
在校園入口處設置家長等候區,解決周末家長接送學生所產生的大量瞬間人流集散問題。
根據不同功能空間使用要求,利用教學樓以及實驗樓、教師公寓、高三學生餐廳、學術交流區地下一層空間規劃760輛停車位。機動車在校園入口處即進入地下車庫,限制機動車在校園內部穿行,保障學生安全,形成良好的校園環境。
設置3000多個學生非機動停車位,分別設置在三個年級宿舍區地下空間,滿足學生非機動停車位的要求。
《聊城教育》:新校區將樹立怎樣的辦學思想?
李校長:新、老校區的文化建設一脈相承,一以貫之。新校區將像老校區一樣堅持“珍愛生命,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秉承建校75周年以來形成的“團結愛校,樸實嚴謹,求真務實,積極進取”的優秀傳統,扎實踐行一中人的表率正己的思想作風,認真實干的工作作風,按照“修身、立德、求真、創新”的校訓,實現“培國家之棟梁,育社會之精英”的育人目標,這一目標我們進一步細化為一中學子的四大特質,即領袖氣質、君子風度、科學精神、工匠才干。
新校區將代表聊一精神的校徽“擁抱太陽,擁抱明天”的文化寓意融入到規劃建設中,體現聊一學子擁抱太陽、擁抱明天的理想和抱負。人文遺跡、美德故事、歷史名人塑像、校園名人廊將構成別具特色校園文化景觀,激勵一中學子積極進取,樹立遠大理想,創造人生的輝煌。
《聊城教育》:新校的教育地位是如何確定的?
李校長:聊城一中新校和老校區都是聊城一中的一部分,兩個校區比翼雙飛,齊頭并進!兩個校區空間獨立,但實行統一師資配備,統一管理,資源共享,這勢必對學生享受優質教育保駕護航。
近兩年內,一中老校區是主校區,但隨著一中新校三個年級的學生全部招齊,一中新校區將成為聊城一中的主校區。
新老校區統一管理。今年7月新校區建成后,學校主要領導將帶領優秀管理團隊進駐新校區,引領、協調新老校區的教育教學。我們可以想見,當新校區成為聊城一中的主校區時,聊城一中的深厚文脈和優秀傳統將得到極大的傳承和發揚,她將更好地承擔起為水城人民培育杰出人才的光榮使命,成為大家一致認可的全國綜合性高中名校,定會成為我市基礎教育的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閃耀于人文底蘊深厚的魯西大地,為聊城教育爭光,為聊城人民爭光。
《聊城教育》:李校長,您能否重點談一談新校區的師資配備情況?您知道,這可以說是水城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李校長:新老校區統一師資配備。兩個校區的師資隊伍都以一中現有的優秀教師為骨干,所有年級實施統一調配,確保教育教學資源的均衡,教學工作的同步、高效。新補充的教師,一是面向全國招聘優秀的、有經驗的教師,二是面向六大部屬師范大學和全國著名的師范院校招聘優秀師范畢業生。
關于師資隊伍的質量問題,我要特別做一個說明。眾所周知,高中優秀教師隊伍都在公立名校。我們一中兩個校區招聘的老師都是有聊城市正式事業編制的教師,絕不像有些學校一樣使用聘
關于師資的招聘問題,我們可以打一個比方,北京大學的教師隊伍和二流大學的教師隊伍相比,誰的學術水平更高?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而北京大學卓越教師隊伍里面是不是會有很多的青年教師?答案也是很顯然的,那么也就是說北京大學的年輕教師的學術水平比二流大學培養多年的老教師的素養還要高,這是毫無疑問的。我們家長絕不會因為北京大學新進了一批年輕教師就轉而報考老教師居多的二流大學吧。
另外,我們新招聘的教師,一是面向全國招聘優秀的、有經驗的教師。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北京大學面向全國招聘,向二流大學的頂尖教師伸出橄欖枝,那么這些教師是不是會“良禽擇木而棲”?同樣的,聊城一中作為魯西地區的名牌高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當她面向全國招聘時,那些想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的名師,尤其是周邊地區的有經驗的教師,肯定也會紛紛遞上求職報告。二是我們聊城一中是我市唯一一所可以直接向六大部屬師范大學和全國著名的師范院校招聘優秀師范畢業生的高中,也就是說我們的青年教師將會是來自全國最好的師范大學的高材生;他們的到來,將讓我們一中的教師隊伍更有活力和能力,更有嶄新的思想和廣闊的視野,更能適應未來新高考的要求,讓聊城一中的教育教學水平獲得更大的創新活力。
《聊城教育》:李校長,今年咱們學校的招生計劃是怎么確定的?
李校長:兩個校區統一招生,學生可根據個人需要自主選擇!入校后校區之間不再流動。
老校區只招收走讀生,每年招收12個教學班。
新校區住校、走讀均可,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自由選擇。新校區每年級招收40個普通班,10個國際班(面向全市招生)。
2017年聊城一中兩個校區普通班(國際班單獨招生)的招生有三種選擇:老校區走讀、新校區住校、新校區走讀。學生報名時可任選一項,并在是否服從調劑欄內表明態度。錄取時根據學生的選擇項從高分到低分錄取,服從調劑的考生在選擇項未被錄取的,可參加其他兩項的錄取,成績達到其它兩項任何一項錄取線的都可被錄取;不服從調劑或未填寫服從調劑的考生,如果選擇項沒有錄取,其它兩項也都不再錄取。
2017年招生:1.老校區12個普通班,共600人;4個國際班,共120人;新校區40個普通班,共2000人;全校總計招生2720人。2.為加強創新人才的培養,今年新校區設立6個創新實驗班。3.除國際班外,新老校區所有高一新生都是計劃內平價生。
《聊城教育》:李校長,隨著我們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現在的高中生多是獨生子女,那么我們新校區給這些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了哪些軟硬件設施呢?
李校長:聊城一中新校是市委市政府的一號民生工程,投資達十幾個億,所以學校的硬件設施絕對是省內乃至全國一流的。前面已經說過,學校育人環境非常優雅,孩子一進入校園就能享受到充足的陽光、氧氣、鮮花綠樹、鳥語蟲鳴,空間環境極其優越。
在建筑格局上,各年級都是獨立的教學組團,都有自己的實驗室、餐廳和宿舍,配置豐富,功能齊全;尤其是自今年的高一年級開始,新高考改革給高中教育提出了走班制教學的新模式,而一中新校區在規劃之初即充分考慮到這一點,配備了充足的走班教室,能夠充分保證新高考教學的要求,這是很多學校不具備的。走班制教學勢必帶來班級管理的難度,針對這種情況,為實施貼近式管理,我們新校區的每兩個教室中間都設有班主任辦公室和家長接待室,這樣,學生們就
住校生將獲得非常優越的住宿條件。宿舍分為6人間、4人間和2人間,滿足不同學生的要求;宿舍有空調和暖氣,冬暖夏涼;每一層樓都有一個淋浴室,24小時提供熱水,讓孩子干凈清爽每一天。而專業化的宿舍管理隊伍也一定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為了減輕走讀生家庭的負擔,為他們創設更多的安全和方便,我校已經和交運集團達成戰略協議,決定專門為聊一新校區開通5條公交線路,讓孩子們擁有家門——校門的安全通道!同時為方便走讀生午休,給學生提供午休房,確保學生中午有個良好舒適的休息環境,保證下午和晚上有充足的精力學習。
《聊城教育》:李校長,聽您介紹了這么多,我們真的有點心潮澎湃了,可以想見,在教育教學成績上,聊一新校區一定能和老校區形成雙子星座嘍?
李校長:那是當然。聊城一中人善于辦分校,善于將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成果分享擴大。從辦學歷史上看,聊一教育集團創辦文軒中學,創辦外國語學校,都成了聊城乃至魯西地區當之無愧的名校;文軒中學和外國語小學創辦的文軒西校區、文軒外國語高新區校區也已經成了莘莘學子的求學圣地。可以說,聊城一中在哪里扎根,哪里的教育就繁花滿枝,春意盎然。
這是因為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聊城一中教育集團能跨越式發展,是因為有其自身的文化傳承和創新,有其不可復制的管理制度,更有其非常珍貴的表率、正己、團結、樸實、求真、創新的領導班子和教職工隊伍。有一句話是“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就是說教育事業的成功不是某一兩項要素就能決定的事情。所以,家長們在為孩子選擇學校的時候要有大局觀和系統觀,就如前面我說過的,北京大學的年輕教師隊伍總體來說要比二流大學的師資力量高出好幾個能量級,就是因為北京大學其自身的不可復制的整套系統在發揮著決定性作用。兩三年后作為主校區的聊城一中新校區,她對廣大師生的強大的傳承和培育能力將會讓一中學子達到一個新的學業巔峰,這是毫無疑問的。
《聊城教育》:李校長,聽您這么一席話,我真為2017年參加中考的聊城學子感到榮幸,我們市委市政府有這么大的魄力建設一中新校區,而新校區又有您和您的團隊這種高瞻遠矚、精益求精、團結協作、求真創新的精神,我們堅定地相信,咱們聊城一中新校區必將成為齊魯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教育明星,一所全國綜合性名牌高中。非常感謝您接收我們的采訪!
李校長:非常感謝市委市政府領導對我們一中的關懷,感謝我們市教育局、旅游度假區以及其他各部門對一中新校區的大力支持,我們聊一人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負水城人民的殷切厚望,為廣大學子提供最優質的教育服務。在這里,也衷心感謝記者同志的辛苦和對一中人的肯定和褒獎,謝謝!